纵书院 - 都市小说 - 华娱1997在线阅读 - 华娱1997 第804节

华娱1997 第804节

    “放心吧,曾老师,我们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闻章第一个表态,白百荷也附和:“我们会多思考思考,以后更用心的对待家庭和事业。”

    其余几个也点头称是,曾离这才挤出了一抹笑容:“那就好,斯人已逝,我们这些还在的,就要好好生活。”

    说罢,也不等出灵,就准备离开,闻章几人拦了一下没拦住,脸上抑制不住的失望。

    曾老师有多大的能量,他们这帮学生比谁都清楚,直接受益都不说了,光是他们顶着“曾离学生”这个名头,这些年得到的间接受益数不胜数。

    报一句“我老师是曾离”,不说圈子里横趟,但懂行的都卖三分薄面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繁星系项目,更是有格外加成。

    比如闻章能成为《西游降魔篇》男主,最重要的原因毫无疑问是星爷力撑,但【中戏02班】的光环还是替他免除了不少繁星内部的阻力。

    否则繁星作为《西游降魔篇》剧组最大投资方,哪怕有星爷支持,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过关。

    真以为繁星是吃干饭的,业内龙头的能量超乎旁人想象,真要咬死了人选不松口,哪怕是星爷也得被迫妥协。

    除非他选择不和繁星合作。

    但繁星不追究还好,如果繁星发话,港圈和京圈没人敢和其合作,就是这两年开始兴起的阿里系、万达系,也不会轻易得罪繁星。

    《我的治愈系游戏》

    即便有公司愿意赌一把,投钱拍了这部电影,繁星一个排片安排,这部电影直接废了一半。

    毫不客气的讲,繁星尊重星爷,但星爷更要尊重繁星。

    英凰和向家来内地都要给曹轩低头,更别说星爷一个跑单帮的了。

    这是《西游降魔篇》说是合作,本质上是曹轩想拉星爷进繁星系。

    后续如果不出意外,繁星和星爷的星辉公司将达成一系列深度合作,双方至少会合作5个项目,某种意义上,星爷将会成为繁星的编外导演。

    从这里也能看出,繁星在娱乐圈越来越根深蒂固,即便近年来有万达系、阿里系和企鹅系等新势力崛起。

    但阿里系四处碰壁,暂时还没有什么起色,万达背靠院线倒是有一定话语权,但制作水准平平,更多的是以院线或者发行方的身份入股。

    企鹅戏就更别说了,实际上就是繁星的“联合子公司”,很多人直接将其归纳为繁星系。

    目前的娱乐圈,繁星系是绝对的一家独大,抛开中影、上影等国企,其他民营公司全部加起来可能都不一定能比得上。

    有不少日本媒体将曹轩称之为【中国的娱乐皇帝】,就连几家美媒也表示曹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娱乐帝国,要警惕他对好来坞反倾销。

    繁星,或者说曹轩在圈内的地位越高,连带着曾离的影响也越深,他们这帮学生也越来越想和其搞好关系。

    闻章那么桀骜不驯的一个人,在曾离面前乖的像只小猫。

    固然有曾离当年对他帮助甚多,尊师重道,同样很关键的也是闻章明白,如果他惹了曾离生气,他干爹李莲杰都护不住他。

    他们这几个学生,除了刘天仙这个开山大弟子平日和曾离比较亲近。

    其他诸如签约在繁星的郭真霓,平时也都很少能和曾离见面,逢年过节曾离又不喜别人上门,所以只能偶尔打着回母校看看的借口去刷刷脸。

    虽然今天大家时机和地点都不太合适,但确实是一个难得在曾离面前加深印象的机会,可惜曾离情绪不佳,几人想多表现表现都不行。

    在几人的合力帮助下,曾离突破了记者包围,上了一辆黑色宝马,匆匆离开。

    有记者想拍一下司机的模样,却发现司机不单拉了挡光板阻挡外部视线,车窗还贴了反光膜,外面根本看不清楚。

    “卧槽,这么神秘,会不会是曹轩啊。”

    记者捶胸顿足的后悔,旁边的老记者却很澹定:“没用,你就算真拍到了,也根本发不了,发得了,回头也能给你撤下来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假的?”

    当狗仔还不久的新记者表示疑惑,老记者却语气凉凉道:“曾离的行程又不难堵,不拍戏就去中戏上班,蹲点一蹲一个,结果网上却没有任何她住在哪的新闻,你觉得是为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她过气了没人看?”

    这话新记者自己说的都没底气,老记者也不废话:“行内潜规则,曹、曾、胡非公开露面私下不能跟拍,你要不信就去试试,吃亏了,别说老哥没提醒你。”

    “哥,听你这意思,你拍过?”

    新记者眼前一亮,老记者扶了扶眼镜,风澹云轻:“也没什么可怕的,就是两个壮汉陪你聊聊天,然后打电话让老板来捞人,运气好还能得个一两万的压惊费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这好事?”

    新记者跃跃欲试,老记者一脸冷笑:“好事?你怎么知道这个压惊费会不会变成医药费和失业救助金,甚至残疾补助和丧葬费。”

    “他…他不敢吧……”

    新记者结巴问道,老记者却反驳:“或许平时不会,但你把人家往死里得罪,谁敢保证他不会下死手,你愿意拿自己一辈子去赌吗?”

    看着新记者若有所思的模样,老作者拍了拍他肩膀,语重心长道。

    “死了心吧,谁都知道曹轩身上有大新闻,但惹不起呀,拍谁不是拍,何必非要挑战超级噩梦地狱难度呢。

    老卓够牛吧?爆出多少独家勐料,什么冯小钢、顾长伟、小燕子哪个没被他拍过,但你看他说过曹轩三位的新闻吗?

    业内老油子都知道,这厮当年被曹轩狠收拾过,然后留在手里调教了几年,后来见识到能量,哪怕出来单干,也不敢说老东家半句坏话………”

    几段秘辛让新记者听得神情恍忽,略带气愤表示:“这曹轩未免也太霸道了吧!”

    “其实还算好。”

    老作者却为曹轩说起了好话:“除了隐私方面比较忌讳,其他新闻还挺配合咱们的,为人也随和,有时碰上了还请喝水什么的。

    将心比心,你要是有他那个地位,也不想自己的私事让外人知道。”

    新记者也没怎么纠结,反而好奇询问:“我听说胡婧给曹轩生了个儿子,真的假的,那这位有没有啊?”

    “不好说。”

    老记者虽然是狗仔,但用词非常严谨:“胡婧那个应该没问题,就是不知道是儿子还是闺女。

    曾离太低调了,没啥消息,但前两年突然出国学习有点可疑,也有人爆料,听说有个闺女都上学了,但真假摸不准。

    不过不管怎么说,曹轩有孩子这事是稳了,想想也是,这么大家业不生孩子,晚上都睡不好觉啊。”

    “啧。”

    新记者一脸羡慕:“这孩子命真好啊,出生的起点就是别人的终点。”

    “这话你说错了。”

    老记者忍不住纠正:“即便是这孩子的起点,也有99.99%的人一辈子到不了。”

    而一脸感慨两人根本不知道,他们眼中的“天命之子”,现在正一脸苦瓜的用铅笔歪歪扭扭的在本子上抄幼儿园刚学的《静夜思》。

    东宫娘娘美滋滋的监工,不时还催促几句:“赶紧写,一会还有20道十以内的加减法呢。”

    “我讨厌作业!”

    小曹黎喊了一声,但还是苦哈哈的跟本子较劲,这时曹轩和曾离进来。

    胡婧闻声转头:“看过了,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唉,她父母看着老了不少,好在家里不是独生子,能挺得住。”

    “造孽,不是我说话难听,要我说你就不该去,那个学生就是自找的,当然那个男的也不是好东西,夫妻俩一丘之貉,正好省得祸害别人了。”

    胡婧对两个当事人都十分不喜,曾强烈反对曾离不要去悼唁,曹轩也不太支持,但拗不过曾离,才亲自开车接送。

    “就当告个别吧,去了一趟,我也从此安心了。”

    曾离并不后悔走这一趟,但也没有纠结过多,打算就此为止,但曹轩却觉得她想的太美。

    安心?

    白婧只不过是一个开始,未来中戏02班给予曾老师的惊喜会一个接着一个………

    第637章 大势如此,自作孽,不可活

    曹轩在家半工半闲了近两个月,终于在3月份复出,出席《狩猎》的开机仪式。

    《狩猎》的拍摄地在东北,专门找了一个具有90年代风格的城镇,老谋子去年年底开始,就曾数次过来,亲自指挥置景,一直到春节后才算是勉强满意。

    开机仪式在户外,3月的东北还有些倒春寒,曹轩穿着羽绒服,搓了搓手,看着旁边的爱爱小姑娘。

    “冷不冷?”

    “不冷。”

    小姑娘摇了摇头,她脸上还有点婴儿肥,笑起来眉眼弯弯,看起来很可爱和讨喜,正是后来00花的代表张子风。

    2001年8月份出生的张子风,现在11岁,虽然年纪不大,但已经是出道数年的老戏骨了,5岁就开始拍广告,7岁正式出演电视剧。

    后来凭借《唐山大地震》积攒了一定名气,成为童星,还拿了百花最佳新人奖。

    这次拍摄《狩猎》,除了男主曹轩,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一个10岁左右,正在上小学的小女孩,名字叫吴真真。

    为了能找到这个女孩合适的演员,剧组满世界找人,前后起码面试了上百个小女孩,最终还是在曹轩的提议下,选了张子风。

    其实老谋子最初的预想,想要年纪更小一点,大概在8岁左右。

    但曹轩觉得,8岁的孩子太小,这样的孩子早熟,哪怕是一种朦胧的好感也略牵强,不如换成10岁左右,更符合现实。

    当然更重要的原因,是实在没有合适的演员。

    会演戏的小孩或许有一些,很多孩子从小就有文艺细胞,尤其是一二线的城市孩子,有些父母会刻意培养这方面的兴趣,然后进行一些系统性的学习,让孩子哪怕面对生人,也是大大方方的表演。

    很多童星都是如此,从小有一些表演欲,然后父母呢予以支持,通过各种渠道,接触一些广告、综艺刷脸,等待剧组的召唤。

    绝大部分的影视剧组,很难有精力和资金去大海捞针,所以除了用成名童星,基本上都是在广告、综艺里扒拉。

    既能看到一些孩子的表现,一般情况下,父母也不会反对孩子出来表演。

    当然后续随着互联网的发达,也有一些“小网红”成为童星,但主要的渠道还是来源于广告、模特、综艺等渠道。

    毕竟网红可能大多数在家里拍摄,与公开镜头下表演是完全两回事。

    而如果能配合镜头和剧本去拍戏的孩子更是少之又少,否则很多时候也不会反复用那些童星,

    就是因为那些童星习惯剧组拍摄生活,不会轻易罢工,懂得配合,而且以演技天赋和灵性也比一些孩子要强,剧组肯定优先考虑。

    当然也不排除有时会碰上个别民间未发现的璞玉,或者是和角色特别契合的量身定制演员,但这几率实在太小了。

    《狩猎》是文艺电影,对孩子的表演要求不是那些电视剧或者是儿童剧能比拟的,更别说戏份极为重要。

    所以在面试很多素人孩子过后,老谋子和曹轩直接绝了心思,打算重点面试童星。